10月8日上午,中国足协发布了2025赛季第29期裁判评议,其中两起涉及广西平果与重庆铜梁龙的比赛。
10月7日晚,中国足协裁判委员会评审组对本赛季第29期(20251007期)进行了裁判评审。本期评论的五个案例来自近期中超联赛和中甲联赛相关俱乐部的上诉。评审组认定其中两个案例有误判和遗漏判决。
本次评审会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邀请中国足协代表、中国足协纪检人员和来自社会和媒体行业的足球社会监督员出席会议。会议将评审小组成员的集体讨论和分别意见表达相结合,得出如下结论:
判例四:中甲第25轮,广西平果 VS 比赛第60分钟,广西平果17号队员在对方罚球区与对方队员竞争后摔倒在地。裁判没有犯规,然后VAR在与裁判沟通后没有干预。
根据广西平果俱乐部的投诉,对方犯规时应判罚点球。
对于这一案例,评审小组一致认为,从现有视频来看,重庆铜梁龙防守队员在踢球时首先接触到球,然后接触到另一名球员,没有犯规,不构成犯规。裁判没有判罚犯规的决定是正确的。VAR没有正确介入。此外,广播图片显示,裁判使用对讲机与VAR联系,在现场回顾区域的屏幕没有显示比赛图片。在这方面,评审小组解释说:裁判耳机通信系统受到电磁环境的影响和干扰,不能正常通信,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对讲机和其他设备与其他竞争官员沟通,满足VAR操作的相关要求,对讲机等通信设备也属于VAR竞争中必要的备用通信设备。VAR在与裁判建立沟通和沟通后,决定不干预判罚(其标志是裁判没有做“电视信号”手势),在这种情况下,屏幕不显示屏幕,只显示活动标志(不是一些报告称为“黑屏”),属于正常和正确的情况,屏幕和图片信号没有故障。(视频:判例4)
判例五:中甲联赛第25轮,广西平果 VS 比赛第50分钟,重庆铜梁龙16号队员在边线附近对广西平果10号队员犯规,接触场外LED广告展示设备后摔倒在地,被救护车送往医院。裁判判决重庆铜梁龙16号犯规并发出黄牌警告,但VAR没有干预。
根据广西平果俱乐部的投诉,对方球员的非体育行为导致他们的球员受重伤。
对于这一判例,评审小组的大多数成员认为,重庆铜梁龙16号队员的犯规属于鲁莽犯规的程度,尚未达到严重犯规或暴力的程度,不得出示红牌,广西平果10号队员受伤有意外成分。裁判判决定重庆铜梁龙16号犯规并出示黄牌。此外,在了解了中国足球联合会后,LED广告展示设备的位置和与场地边线的距离(3米)符合足球赛事的国际标准和中国甲级联赛的相关程序要求。(视频:案例5)
中国足球协会将继续坚持公平、公正、开放的原则,积极接受俱乐部、团队反馈和投诉意见,满足投诉条件和社会关注,有利于统一判罚规模的典型判例,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对错误判罚裁判进行内部处罚。